首页 要闻 关注 调料 酒业 食饮 产业 市州县 川食家 导购

肉类

旗下栏目: 果蔬 肉类 流通 衍生

农牧巨头“出川”记(一):改革开放曙光初现,西南升起“希望”

来源:通讯 频道主理:微信13678181295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1-28
摘要: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农牧频道】 40年前,新希望集团从新津一个家庭小养殖场起步,用四十年的时间走到今天,成为一家营业规模超2500亿元,员工超10万人的世界500强企业。 如今,新希望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600家分子公司,拥有世界第一的饲料产能,中国第一的禽肉加工

  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农牧频道】40年前,新希望集团从新津一个家庭小养殖场起步,用四十年的时间走到今天,成为一家营业规模超2500亿元,员工超10万人的世界500强企业。
  如今,新希望集团在全球拥有超过600家分子公司,拥有世界第一的饲料产能,中国第一的禽肉加工处理能力,是中国最大的肉、蛋、奶综合供应商之一。新希望的成就,是时代发展的机遇,也是所有新希望人努力奋斗的结果。
  前不久,新希望迎来40周年华诞。为总结也为展望,新希望集团传播平台正式推出“致敬40年”系列稿件。通过回望40年发展历程,该系列将展现新希望在农牧食品行业的坚守,透视企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奋斗,回溯在发展过程中的自我革新,思考在行业中的作用,坚定在社会责任里的实践和担当。
 “希望”诞生
  1984年,被称为中国企业史上的“公司元年”,是中国现代企业和企业家诞生最为集中的一年,联想、海尔、万科等企业均创办于这一年。
  把时间往前推5年,改革开放曙光初现的1979年,刘永好和他的三个哥哥就已经一起谋划创业,创办了一家名叫“新异”的电子厂,名字来源于四兄弟都崇拜的企业GE。但因为大环境的因素,第一次创业无果而终。
  第一次创业的挫败并没有让四兄弟气馁,1982年,四兄弟又谋划了新的创业计划。
  这一次,他们破釜沉舟,先后辞去公职,成为第一批放弃铁饭碗全身心投入创业的创业者;他们没有启动资金,就卖掉手表和自行车等全部值钱的家当东拼西凑凑足了1000块。这一次,他们选择进入更受政府鼓励支持的行业——农业,创立了“育新良种场”。刘永好曾回忆当初创业时的想法,“跟着党的改革政策走,政策在农村,我们就去农村”。由此开启了他们倾尽一生的创业奋斗之路。


  开启“希望之路”

  育新良种场的发展非常顺利,到1983年底,良种场达到孵鸡5万只的规模。就这样,他们通过养殖良种鸡赢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但不久他们的创业之路就迎来了一次巨大危机。他们借钱孵出10万只小鸡,订货人却毁约了,眼瞅着快到年底还钱的时候,孵好的小鸡卖不出去,钱就还不上,刘永好四兄弟跳岷江的心都有了。但最终他们选择挺过去,想尽一切办法把小鸡卖掉。他们顶着月亮出门,骑车几十公里进成都摆摊,把鸡苗一只一只卖掉。最关键的十来天里,自行车日夜飞奔,每个人身上掉了十几斤肉,最终渡过难关……鹌鹑大王
  经历了这次危机,让四兄弟开始寻找更具市场稳定性、更有发展前景的产业。他们经过考察发现养鹌鹑饲养成本低、占地面积小、繁殖快,一天能下一个蛋,且鹌鹑蛋的营养价值很高。更关键的是,和繁育良种鸡相比,鹌鹑养殖在当时是一个被多数人忽视但经济价值极高的产业,利润率可达50%以上,还可以利用家庭阳台或其他小空间养殖。
  于是,四兄弟迅速做出业务转型,将业务从繁育良种鸡转为饲养鹌鹑。与此同时,他们重视科技手段,自主研发了鹌鹑的养殖饲料配方、电孵化和养殖技术,保证了鹌鹑的存活率和产蛋率,极大的提升了鹌鹑养殖的经济效益。当时公司的规模不大,无法做到一条龙的鹌鹑养殖产业,因此四兄弟又研究出“公司+农户”的模式,将养殖技术进行推广,带动全县成千上万的农户一起养殖鹌鹑,而公司则负责技术含量更高的育种阶段,这使得公司拥有稳定增长的订单。
  这种做法,也完成了当时新津县委书记“到农村去做专业户”和“每年要带动10个专业户”的嘱托,带领老乡一起发家致富。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新津县成了全国闻名的鹌鹑养殖基地。鹌鹑蛋不但销往了全国,还走出了国门,最远销售到俄罗斯。
  渐渐地,刘氏四兄弟也建立起了从培育鹌鹑良种、养殖饲料配方、养殖技术、孵化保温、鹌鹑蛋采集、包装和运输等一条完整的鹌鹑产业链。大哥刘永言把电子计算机应用于饲料调配和育种选样,四兄弟一起摸索出了独特的立体养殖方式——用鹌鹑粪养猪,猪粪养鱼,鱼粉养鹌鹑。靠着这种新型的生态循环饲养法,使得鹌鹑蛋的成本降到与鸡蛋一样,从而赢得了更广阔的市场。
  到了1986年,育新良种场已经拥有一个鹌鹑养殖场和一个饲料厂,存栏量5万只鹌鹑,饲料年销量100吨,年产值40万元,而当时整个新津县的年财政收入还不到1000万。刘氏四兄弟也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鹌鹑大王”。


 80年代刘氏兄弟养鹌鹑

 转型饲料
  1986年,新津县的鹌鹑养殖量达到3000万只,养殖利润已经明显下滑,鹌鹑的生意显然不可能再扩大。刘氏兄弟意识到如果养殖规模持续膨胀,市场很可能因严重过剩而崩盘。
  于是,1986年底,四兄弟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发出了一份“告全县人民书”,倡导大家适度控制养殖规模,并忍痛将将自家养殖场价值几百万的鹌鹑全部处理掉。这一从大局出发的举动,让所有养殖户看到四兄弟的社会责任感,新津县的鹌鹑养殖规模得到了控制。
  但一个难题又摆在了兄弟几人的眼前:不养鹌鹑了,接下来做什么呢?
  当年早些时候刘永好的一次广东出行引起了几兄弟的思考。1986年9月,刘永好去广东采购鱼粉时偶然发现了“正大康地”猪饲料,这家正大康地(深圳)有限公司是由泰国正大集团和美国康地集团1981年成立的中国第一家外商投资企业,也是最早的饲料工业化企业。
  和正大的初接触让刘永好大受震撼。他发现正大康地生产的饲料销售异常火爆,来这里买饲料,要提前半个月开票、打全款,然后等着时间来拿货,有些买家甚至要等上半个月才轮到提货。也就是说,这家公司的销售环节是没有成本的,产品从生产线上下来,直接就被客户装车拉走了。“发现这个牌子仿佛喝了几瓶清醒剂。”刘永好回忆时说。
  刘氏兄弟对饲料行业做了详尽的调研,发现早在198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强调,积极发展饲料加工业,大幅度提高配合饲料的产量。1984年5月,国务院通过了《1984-2000年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试行草案)》,并于12月26日正式颁布。《纲要》的实施使饲料工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振兴时期。了解到这些,兄弟四人判断中国业正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支持饲料行业发展,特别是猪饲料行业大有可为。而且在当时,猪饲料的毛利率可达30%,且市场规模大、天花板有很高。
  于是,公司迅速进行第二次自我变革,将业务从鹌鹑养殖调整至饲料生产,将公司名称从“育新良种场”更名为“新津希望饲料厂”。在公司内部,四兄弟根据各自的特长明确分工:大哥负责机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二哥和三哥负责工厂管理,刘永好负责市场营销、原料采购和对外业务。


  创业初期送技术下乡

  四兄弟分工明确之后,公司经营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他们一方面采购先进的生产设备,并开始研究乳猪饲料的配方。1987年9月,由刘永好四兄弟主导的“希望一号”乳猪配方饲料自主研发成功,是中国第一个国产乳猪饲料。


 兄弟一条心,“希望一号”饲料问世

  另一方面,为了打开市场,他们将第一批饲料免费送给当地的养殖户试用,发现效果非常好,口碑迅速炸裂。刘永好的广告营销天赋也有了更大施展空间,“养猪希望富,希望来帮助”“吃一斤长一斤,希望牌奶猪饲料就是精”等简单直白的广告语不断输出。
  刘氏四兄弟的研发、生产管理和营销能力,让他们生产的饲料大受欢迎。新津希望饲料厂的门口很快就也像正大康地深圳饲料厂一样,排起了几公里的汽车长龙,开票处的大门屡屡被挤破,他们不得不修建了一个钢筋混凝土的开票、发号处,外面看起来像个碉堡。有一次,急眼的顾客买不到货,甚至用石头砸开票处,公安局派警察来帮忙才维持住了秩序。
  在战略上找准了大方向,内部管理有了明确分工,产品大受市场欢迎的背景下,公司进入了快速发展期。1992年,“希望集团”注册成立,成为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1994年,希望集团成为中国500家私营企业第一位。
  10年左右的时间,四兄弟创办的一家小家庭养殖场,一跃发展成当时最大的民营企业,其背后有时代的机遇,赶上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也离不开四兄弟的敢拼敢闯和团结一心,所谓“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更少不了四兄弟对时代机遇的精准把握、敢于随市场变化进行变革的决断力。
  正如刘永好所总结,“要学会埋头拉车、抬头看路、仰头看天!拉车要勤奋、吃苦,敢于面对失败,规范管理;看路要看市场格局;看天要看时代大潮。”

责任编辑:微信13678181295
首页 | 要闻 | 关注 | 调料 | 酒业 | 食饮 | 产业 | 市州县 | 川食家 | 导购

电脑版 | 移动版 | 站长统计

•蜀ICP备16002495号-2 •川食网独家开发 版权所有 •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监督举报电话:12315 •采访联系电话:13678181295 •业务代理:达沃斯传媒-1898177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