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关注 调料 酒业 食饮 产业 市州县 麻辣社 导购

省级

旗下栏目: 省级 国家

四川一地新规,大型聚餐禁用野生菌、发芽土豆、生黄花和四季豆

来源:通讯 频道主理:采访13678181295 人气: 发布时间:2025-02-23
摘要: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食安频道 食材频道】 近日,四川泸州一项新规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将于 2 月 23 日起施行,其中 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食安频道 食材频道】近日,四川泸州一项新规引发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新的《泸州市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管理规范》)将于 2 月 23 日起施行,其中 “不得使用野生菌、发青发芽土豆、新鲜生黄花、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的规定,在网络上掀起波澜,众多网友参与讨论,观点呈现两极分化态势。

新规内容与适用范围

《管理规范》适用于泸州市行政区域内单次聚餐 100 人以上(含 100 人)的农村集体聚餐监督管理工作,泸州市行政区域以外的乡厨在市内承办的农村集体聚餐活动也包含在内。泸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管理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四川省食品安全条例》《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有着坚实的法律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泸州出台《管理规范》前,2020 年 8 月出台并沿用至今的《四川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中,就已明确规定不得使用这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泸州市此前一直执行省上的管理办法,此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仅出台管理规范,还发布校园食品安全提示,明确高风险食品原材料在农村集体聚餐和学校食堂均被禁止使用。

网友观点激烈碰撞

针对新规中 “不得使用四季豆等高风险食品原材料” 的规定,网友们看法不一。部分网友持反对态度,认为政府 “管得宽”,质疑 “吃了一辈子的四季豆,酒席为何不能用了” ,觉得这种做法属于 “一刀切”,限制了饮食的自由与多样性。但也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他们以自身 “曾经中毒又拉又吐” 的经历为例,强调此举能够有效 “规避风险”,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风险解读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陈红宇指出,生四季豆或未完全熟透的四季豆含有皂苷毒素,进食后易致中毒,中毒者轻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重则可能导致脏器功能障碍。

在野生菌方面,常见的有毒野生菌达数百种,临床上每年都有几十例蘑菇中毒案例。陈红宇提醒,仅凭个人经验难以准确判断野生菌是否有毒,不能依据颜色、遇热变色或生长环境来判断毒性。中毒潜伏期从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最长可达 6 小时以上,且潜伏期越长,毒性越大,严重时会损伤脏器。

发芽土豆的主要毒素是龙葵素,中毒发病率高,中毒症状以胃肠道症状为主,严重者会昏迷、抽搐,甚至因呼吸麻痹死亡。新鲜生黄花的主要毒素是秋水仙碱,若烹饪不当,单次进食超过 50g 即可中毒,轻度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汗出,严重者会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

餐饮协会发声

泸州市餐饮协会会长王晓林介绍,四季豆中毒事件易发生在集体食堂及餐饮单位,主要原因是集体食堂大锅制作时受热不均。同时,部分餐厅为追求烹饪后的四季豆颜色青翠好看、口感脆爽,可能缩短烹饪时间,导致四季豆未熟透,从而引发中毒事件。

王晓林表示,在一些大型聚会或者宴会中,协会并不提倡使用四季豆等豆类食品原材料。实际上,农村聚餐中禁止使用的这些高风险食品原材料,也是当地餐饮协会提倡尽量不使用的。平时协会也会给餐厅开展相应培训,倡导不使用这些食品原材料。若餐厅一定要提供相关菜品,协会也会着重强调要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烹饪,不能一味追求菜品的美观与口感。

此次泸州市新规的出台,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尽管引发争议,但背后是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在食品安全与饮食自由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新规实施后对农村聚餐和校园食堂会产生怎样的具体影响,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后续,新规的执行情况以及各方的反馈,值得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采访13678181295
首页 | 要闻 | 关注 | 调料 | 酒业 | 食饮 | 产业 | 市州县 | 麻辣社 | 导购

电脑版 | 移动版 | 站长统计

•蜀ICP备16002495号-2 •川食网独家开发 版权所有 •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监督举报电话:12315 •采访联系电话:13678181295 •业务代理:达沃斯传媒-18981777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