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关注 调料 酒业 食饮 产业 市州县 川食家 导购

解读

旗下栏目: 新闻 领袖 解读 酒商

解读100个食品品牌丨好酒梅见,因酒好而成功?

来源:通讯 频道主理:微信13678181295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7-11
摘要: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营销策划频道】 2021年9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了第13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江记酒庄推出的梅见青梅酒销量增长迅猛,品牌价值41.9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147位,在果酒品牌中位列第一。此时距离2019年梅见青梅酒上市刚2年。
首食新闻【四川食品在线 营销策划频道】2021年9月,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发布了“第13届华樽杯中国酒类品牌价值200强研究报告”。江记酒庄推出的梅见青梅酒销量增长迅猛,品牌价值41.96亿元,品牌价值排名第147位,在果酒品牌中位列第一。此时距离2019年梅见青梅酒上市刚2年。

2021年,梅酒品类增幅超过200%,低度、微醺开始成为酒水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梅见销售便超过12亿元,同时被评为“天猫十大消费趋势引领者”。2022年,天猫创新数据中心显示,梅见已占据国内梅酒品类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又一个一夜之间的神话,又一个横空出世并迅速做大的传奇!好酒梅见,凭什么崛起?真是因为酒好?我们先解构一下中国的酒水市场。

图片来自梅见官网/旗舰店/网络塔望食研院整理

中国酒水别样的市场

第一,中国酒水市场已经达到了万亿元的市场规模。

2021年,中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686.73亿元,进口酒进口额达到5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47亿元),加上规模以下酒企的产品销售收入,从零售端预估,中国酒水消费市场规模至少为万亿元。

第二,中国酒水市场百花齐放,各有天地。“喝健康、喝品质、喝高端、喝适口”的行业趋势明显。

从传统白酒、平价啤酒到优雅的葡萄酒,以及小众细分的威士忌、清酒、黄酒、预调酒、果酒、奶酒、米酒......,每一个喝酒的中国人都有自己的主张,因此呈现出了与众不同又不断变化的中国酒水市场。

白酒

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6033.48亿元,其销售额占中国规上酒类企业总销售收入的69.5%,一支独大!从产量上来看,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酿酒总产量为715.63万千升。其中,四川以364.12万升的年产量遥遥领先,占总产量的51.60%,中国白酒一半都来自于四川。贵州、湖北、河南三省分别以34.81万千升、34.23万千升、31.93万千升的产量位列第二、第三、第四位,三省产量差距很小。

根据权图酱酒工作室发布的《2021-2022中国酱酒产业报告》,2021年酱香型白酒实现销售收入1900亿元,占整个万亿酒水市场的约20%!2016年酱酒销售规模仅约为800亿元,短短5年间,增长了一倍多。酱酒市场中,酱酒核心产区所在的贵州率先成熟,酱酒领军企业茅台股份、习酒牢牢占据了当地80%以上的份额。广东、河南、山东、北京是酱酒的前四大市场,销售额均超过300亿元。

与酱酒强势增长相对应的,是浓香型白酒存量老大的江湖地位。微酒联合京东发布的《2021年上半年白酒消费报告》显示,每消费10瓶白酒中,就有近7瓶是浓香型,这与浓香型白酒产量的占比也很接近。虽然酱酒持续火热,但短时间内却难以撼动浓香型老大的地位。浓香酱香两大巨头之外,以米香型和豉香型为主导的粤酒走在了振兴的路上、复苏的清香潮流来袭。

新生代白酒领域,以文案出圈的江小白、去包装化的光良、开辟净香型的开山以及观云、谷小酒等一批新生代白酒打破了传统白酒的形象,获得了一批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每个品牌都在加速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抢占短期内有限增长的酒类消费市场。

广东、山东、河南、江苏、安徽、四川等饮酒大省,白酒都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广东省酒业协会披露的数据,2020年广东酒类市场体量约560亿元左右,高端白酒市场规模接近200亿元。浙商证券的报告显示安徽整体流通规模约400亿元、江苏省白酒市场规模预计超 600 亿元(流通口径)。辽宁省白酒市场容量55亿元左右。看似能喝的东北人,在白酒领域似乎并没有发挥实力,果真是“东北虎、西北狼,喝不过江苏小绵羊”。

除了地域差别,中国酒水消费还有明显的淡旺季。比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旺季。最近几年,饮酒的常态化、购买渠道的多元化等导致白酒消费的季节性在减退。

渠道方面,线上购买白酒发展迅猛。华泰证券研究显示,2022 年 1-2 月阿里渠道全网销售额 20.9 亿元,五粮液、洋河、汾酒、泸州老窖、茅台销售额分别为 2.77亿元、2.11亿元、1.21亿元、1.12亿元、0.80 亿元。

啤酒

2021年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584.80亿元;进口啤酒方面,2021年进口量达到5.3亿升,下降10.1%,进口额7.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4.87亿元),增长2.3%。啤酒品类占万亿酒水市场的17%左右,品类规模第二。

数据显示,啤酒高端化趋势明显。进口啤酒量降额升,单价提高。从2021年第三季度起,中国各大啤酒公司陆续发布公告宣布涨价,提价幅度基本在10%左右。随着消费升级,喝得好一点、喝得贵一点,成为了消费者的诉求之一。近些年,各啤酒品牌也在高端化的赛道上发力。

2022年,青岛啤酒推出1399元/瓶(1.5升)的“一世传奇”,百威啤酒推出1588元/瓶(798毫升)的虎年限量版礼盒,华润雪花推出999元(1升装2瓶)的 “醴”。三款千元啤酒产品的面世,打破了啤酒品类定价天花板,将啤酒高端化推向顶点。

中高端啤酒接受度增加,也反映在酿造工艺更加精细、单价达到十几元、几十元,甚至上百元的精酿啤酒风潮上。精酿啤酒小酒馆不断涌现,超市、便利店也可以很方便地买到精酿产品……。知名品牌百威、重庆啤酒、青岛啤酒、华润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等工业啤酒品牌以及海底捞、海伦司等餐饮品牌、王老吉等其他类型企业纷纷下场布局精酿产品。线上平台可以非常方便地购买到。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2020年、2021年精酿啤酒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是1258家、1683家、2668家。天猫啤酒品类负责人聪笑预计,未来5-10年中国的精酿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

葡萄酒

从进口数据来看,2021年葡萄酒进口量为4.2亿升,进口额为1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6.81亿元),与2020年相比,分别只下降了1.36%、7.39%。法国葡萄酒以44.53%的进口额占比重回葡萄酒进口来源国第一的位置,智利以19.63%的份额位居第二,而澳大利亚葡萄酒市场占比只剩3.27%。多出来的蛋糕,被其他国家的葡萄酒迅速瓜分掉。

数据显示,葡萄酒产业2021年全国规上企业产量2680万千升,同比下降29.08%;销售收入 90.27 亿元,同比下降 9.79%;利润 3.27 亿元,同比增长 7.64%。

总体来看,中国葡萄酒行业还处于调整阶段。过去两年,中国葡萄酒品牌通过新媒体、展会等方式,不断加强与行业、消费者的沟通。大企业之间、产区酒庄之间抱团发展,各地方官方机构或联盟组织,不遗余力地推广中国葡萄酒。消费者能够方便购买到的中国葡萄酒,不再只有“张裕”“长城”“王朝”等老牌的产品,宁夏产区、新疆产区、怀来产区甚至西藏的葡萄酒逐渐走进大众视野。

进口威士忌

在中国,尤其是在广东、福建沿海地区,有着庞大的进口烈酒消费市场。2021年,进口烈酒的进口量为1.36亿升,进口额为25.04亿美元,成为进口额第一的进口酒品类。其中威士忌的进口量为3028万升,增长了43.9%;进口额为4.6亿美元,大增91.7%。

数据显示,威士忌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中产选择。70%的威士忌消费者收入在5000千元以上,79%的拥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66%的生活在二线及以上的城市。威士忌爱好者目前已经形成圈层,他们往往有着较高的学历、较高的收入,并且生活在高线城市,他们追求品质,喜欢有格调、充满个性和趣味的生活。2021年,英国威士忌的进口额为3.72亿美元,占总进口威士忌进口额的80%以上,日本威士忌以5061千万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二,占总进口额的10%。苏格兰威士忌对中国大陆的出口额从2020年的1.07亿英镑增长到2021年的1.98亿英镑,增长高达84.9%。产品方面,受益于市场培育和宣传,单一麦芽威士忌是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单一麦芽威士忌2021年涨价两次,有的品牌上涨幅度达到两位数,高年份单一麦芽市场尤其紧缺。

进口清酒

2021年日本清酒对中国的出口量为726.84万升,出口额为102.79亿日元,与2020年相比分别增长了52.31%、77.48%。日本政府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对日本威士忌的需求增长了 70%、清酒出口增长 66%,这两种酒的绝大部分都出口到了中国大陆。

浙江人专宠黄酒

2021年,纳入到国家统计局范畴的规模以上黄酒生产企业共98家,累计完成销售收127.17亿元。作为中国最有特色的黄酒,产地和消费市场几乎都集中在江浙沪地带。在2020年度中国黄酒十大品牌榜单中,有9家位于江浙沪。其他区域虽有零星的黄酒企业分布,但也只有在浙江人家才能体验到黄酒的传统文化。

“除非是大品牌白酒,比如茅台、五粮液,其他品牌的白酒都不太会作为我们的第一选择。尤其是熟人之间,当大家都了解黄酒,又不准备灌醉谁时,我们一般会选择黄酒,比如吃年夜饭、年会等场合“,一位土生土长的杭州人如是说。他们还会将黄酒作为伴手礼送给客人。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白酒份额也不到200亿。当地人用他们的情怀与钱包维护了传统黄酒的市场。

预调酒

2021年我国预调酒市场规模约为46.55亿元,预计2021-2026年我国预调酒市场规模有望维持13%的年均复合增速,于2026年规模将达到85.71亿元。预调酒是酒类生产技术和软饮料生产技术结合的跨界产品,在我国酒类市场中属于小众产品,目前还处于行业发展初期的摸索阶段。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预调酒消费渠道以非即饮为主,近年来销量占比持续维持90%以上,2021年非即饮渠道占比达92.2%,即饮渠道占比7.8%。

国内预调酒市场以百润股份一家独大,2021年百润市占率达到89.4%,占据绝对龙头地位。三得利、百加得、亨利武得、百富门分别位列第二至第五位,市占率分别为2.4%、0.5%、0.3%、0.3%。

第三、酒水万亿大市场中,果酒需求强势崛起,规模已达千亿,成为酒水市场上最具活力、魅力、想象力的品类黑马。

果酒是用水果本身的糖分被酵母菌发酵成为含酒精酒,兼具水果的风味与酒味。众多水果都可用以酿造果酒,尤以葡萄、苹果、猕猴桃、草莓等品种在果酒酿制中占较大比例。按酿造方法和产品特点,分为发酵果酒、蒸馏果酒、配制果酒、起泡果酒;按酒精含量,分为低度果酒(最低酒精含量0.5%vol)和高度果酒(最高酒精含量15%vol);按甜度分为干型到甜型的多个系列品种,干型果酒含糖量不超过4g/L,甜型果酒含糖量大于50g/L。相比较品类渗透高的白酒、啤酒、红酒、黄酒、进口烈酒来说,果酒作为小众、后起、区域自制性品类,具有十分鲜明的品类特性:

1、度数低:果酒是以果品为原料经发酵酿制而成的低度饮料酒,酒度一般在12%VOL左右,且度数可调控。

2、口味多:不同的水果可以酿制不同的果酒,所以丰富的水果种类可以酿制不同类别和口味的果酒。

3、营养高:果酒不仅汲取了水果中的全部营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还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起到抑制脂肪在人体中堆积的作用,使人不容易积累脂肪和赘肉。此外,与其他酒类相比,果酒对于护理心脏、调节女性情绪的作用明显。

4、颜值靓:果酒的外观大多数澄亮透明、有光泽。

以上4大果酒品类特性,极好匹配了酒水消费需求多元化中的健康、微醺、悦己、颜值正义等新需求,推动果酒品类快速增长。女性人群对于果酒需求量明显上升,支撑了果酒成为重要即饮酒水产品;年轻消费群体崛起,对果酒消费有巨大推动作用;部分白酒消费者将果酒作为“佐餐酒”,也一定程度上推动果酒需求增长。

需求增加,资本助推。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仅2020年,果酒行业发生的融资事件数量达18件,而市面上的主要品牌也陆续获得了千万及以上的融资。据专业机构评估,果酒市场容量已经进入到千亿级规模,成为仅次于白酒、啤酒的第三大酒种。从世界范围来看,果酒在世界饮用酒中占15%~20%的比例。国际市场果酒消费量远高于国内,而中国市场的果酒消费还不到10%。中国果酒消费水平与世界还有很大差距,未来潜力还很大。

图片来自梅见官网/旗舰店/网络塔望食研院整理

第四、果酒市场相当初级,集中表现在进入门槛低,产品力弱,同质化严重,品类口味多,水果风味不突出,低价竞争激烈,专业人才缺,投机者多,有过硬产品、清晰品牌诉求、踏踏实实做品类渗透和推广的玩家缺失。

2020年5月《果酒通用技术要求》行业标准正式出台。在此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果酒行业长期缺乏行业统一标准。行标出台之后,不仅填补了我国果酒技术标准的空白,完善了我国果酒产业创新体系,同时也为果酒行业的分析检测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对我国果酒产业的专业化、技术化、规范化以及高新化发展补上了重要的一环。

2020年,为提升果酒品质发展,提升品牌门槛,中国酒协分支机构调整,撤销了果露酒分会,新设立果酒发展委员会,这意味着果酒进入标准化元年。果酒千千万,为什么偏偏青梅酒第一个胜出呢?从历史积淀来看,青梅酒其实是一个比白酒还古老的酒种,有3000多年历史。“青梅煮酒”的故事,人尽皆知。但青梅酒在体量上一直是“小众市场”,发展缓慢,长期处于有品类、无品牌的状态。但在民间,散装勾兑梅子酒一直存在,以小作坊酿制为主,但这些产品没有品牌,品质也堪忧。

一些日本梅酒品牌也进入了国内市场,抢夺消费者的酒杯。但也因文化认同和饮食差异等因素,在国内市场缺乏全民认可的品牌。青梅酒是否值得做?市场空间会有多大?能否做出一定的体量?

参照日本酒水市场,2018年“日本酒造组合中央会”发布《日本人饮酒动向调查》数据显示,日本年度酒水消费总量共计780万吨,果酒消费量180万吨,青梅酒是果酒的绝对主力,超过百万吨,至少占到了12.5%。专家估计日本青梅酒市场消费额近千亿人民币,而年轻人群的消费占比排到酒类前三。

从产品本身来看,青梅酒确实有着不错的口感和丰富的喝法。虽然果酒普遍味道不错,但青梅酒酸酸甜甜的口味却是最具辨识度、记忆度和味觉触动的,在一堆的果酒品种中,最有胜出潜力。

另外,青梅酒的功效也不是一般果酒可比的。比如有机酸能开胃刺激食欲,有利肠道消化和肝脏排毒;枸橼酸助消化促进体内代谢,帮助消化。而青梅的柠檬酸含量是柠檬酸的10倍,能够帮助预防胆结石。

因此,无论是从历史起源、品类认知基础、日本成熟市场对标,还是青梅酒产品特性来看,青梅酒都是果酒中最有认知基础、最有文化底蕴、最有产品竞争力的那一个。

品类需求的背后,是人群。果酒/青梅酒崛起背后,是充分释放自我的年轻女性一代。在她们的悦己享乐消费生活方式中,咖啡、奶茶是精致生活的基本配置;低度酒、电子烟带来微醺的刺激和灵感;生活不够惊喜,需要盲盒、福袋增加不确定的乐趣……。烟草、酒精、咖啡、茶、糖通过刺激生理机能抵达精神享受;盲盒、福袋更是直接戳中了随机性带来的心理快感。

京东和天猫的数据显示,2013年之后,90后女性消费者线上酒水消费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90后女性消费者线上酒水消费占比已经超过男性,2021年女性消费者已经主导了多个细分市场。包括果酒、精酿啤酒的销售市场,年轻女性都是绝对的消费主力。不再一味顺从传统的酒桌文化,她们的消费目的更加倾向于悦己,消费场景更加个性化、私人化。自我放飞、摸鱼时刻、情绪激活以及纯净社交的新消费场景成为她们的主流。在这个群体当中,低酒精度与酸甜口感的偏好者占据半数。从梅见青梅酒成交的消费者画像来看,梅见的消费者女性为主,其中18岁-30岁人群占比60%。它们也是青梅酒品类强势增长的底层动力。

果酒品牌千千万,为什么偏偏是梅见呢?作为江小白旗下青梅酒品牌,梅见与千千万果酒品牌比较起来,无疑更具备准确选择风口品类、圈定目标人群、确定品牌定位、研发满足甚至超越需求的产品、进入线上线下各类渠道、运营新媒体、与年轻用户深度互动的综合能力和资源实力!

图片来自梅见官网/旗舰店/网络塔望食研院整理

一系列品牌创建动作和经营策略清晰地体现了梅见团队和这家果酒企业的底层逻辑:

1、基于万亿酒水市场进行趋势研究,锁定青梅酒品类机会,做出品类选择。

从江小白早前的诸多媒体报道可以发现一些端倪:其大概4、5年前,该公司就在内部成立了新酒饮相关事业部,针对青梅酒等酒种埋头研发,包括在国内外不断锁定优质青梅产区,吸收引进多位国家级评委等。

2、根据企业长时间积累的技术、生产和研发储备,不断进行产品迭代,提升产品品质门槛和品牌门槛。

口味方面,自2014年起,团队就开始潜心研究开发青梅酒,经过无数次专家口味测试,甜酸比测试和不同人群的消费者盲评,最终的产品,色泽如茶、酒体纯净、果味浓郁。

产品品质方面,将门槛建立在青梅选择、青梅种植、工艺研发、酿造、贮藏、物流和销售等全产业链的严格把控上,远远甩开竞争,一骑绝尘。据说,为了找到优质青梅,梅见的团队走遍了全国青梅产区,最终将梅见青梅种植基地选在了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的潮汕普宁地区,以及国内唯一能种植南高梅的西岭雪山。

从地理位置上看,位于普宁的梅见青梅基地在北回归线上,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背靠高山,面朝大海,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正所谓好山好水养好梅,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下,普宁的特产青梅品种具备个大、肉厚、多汁、酸度高的特点,是青梅酒上好青梅原料。在种植技术方面,普宁当地梅农世代种植,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生草法栽培,还是分期采果技术,都是自然的恩赐与普宁梅农的智慧结晶,共筑了中国青梅之乡的美誉。

图片来自梅见官网/旗舰店/网络塔望食研院整理

从新芽萌动到叶片转绿,为了让整个树冠上的花果通风透光,一年要二剪,夏剪在采完果15天内完成,冬剪在11月至12月中旬前进行,幼年树经2年或3年才能长成心形树冠。这不仅对种树人要求极高,对自然条件也要求苛刻:坡度25°以下、光照充足的丘陵地、山地,并且土壤质地为砂壤土,pH值5.5至6.5。5年之后,才结出能酿造优质青梅酒的青梅果。

这两大优质种植基地的青梅都将运往白沙镇的江记酒庄,用单纯的高粱酒酿成一杯品质上乘的梅见青梅酒。在基酒的选用上,梅见采用单纯高粱酒,与其他白酒相比,这种基酒的口感更纯净、杂味更少,可以更好地与青梅的浸出物进行融合,使得酸甜度达到平衡,让制作出来的成品酒具有更好的味道和口感。

好的原料仅仅是第一步,要把产品的品质打磨到极致更需要酿造工艺的加持。梅见青梅酒在制作过程中采用90天糖渍工艺缓慢出汁,完好地保留了青梅的滋味。

3、系统性烙印品牌定位和传达。

核心目标消费者:核心目标用户为90后女性上班族

战略目标消费者:为90后悦己享受的年轻一代

品牌主张:跟好久没见的朋友,小酌微醺,遇见青梅

Slogan:好久没见,好酒梅见。

场景定位:年轻一代小聚、独酌佐餐搭配

我国传统文化中二月又称“梅见月”,因梅花盛开,满眼看见。“好酒”、“梅见”又与亲朋好友聚会口头禅“好久没见“谐音。“梅见”因此得名。既有传统文化意蕴,又点明青梅酒品类和好品质,一箭三雕。梅见青梅酒选用威士忌传统瓶型,配合上中国书法,古朴典雅,品质感十足,符合新生代们的审美喜好。

4、根据目标人群自饮、聚会、送礼场景,设置三个产品系列

图片来自梅见官网/旗舰店/网络塔望食研院整理

1、朋友小聚或者自斟自饮为主的白梅见(12度,750ml,88元)

2、喜欢更高档次和烟熏风味可以选择金梅见(14度,750ml,168元)

3、送人送礼场景可以选择高端系列的蓝梅见(20度750ml,598元)

5、瞄准目标人群线上引爆+线下铺市。

线上引爆方面,通过新兴渠道接触年轻目标群体,持续进行线上直播带货。针对目标用户,梅见选择了李佳琦、罗永浩两位主播。李佳琦直播间的主要受众是新一代女性,主打“一人喝酒好滋味”的生活理念;而罗永浩的直播间则大部分为男性,主打“兄弟好久没见,喝杯好酒梅见”的场景宣传。两位超级网红以及众多腰部KOL的力荐,在多种场景中都出现了梅见青梅酒的身影,如特调Mojito、佐餐小龙虾、佐餐烧烤等,营造了人人都在喝青梅酒的现象。

作为江小白旗下的青梅酒品牌,梅见天生拥有母公司的线下渠道资源。商超、便利店、烟酒行,梅见线下完成了全国覆盖,重点市场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一二线城市。

除了常规渠道的投放,梅见也另辟蹊径,将诺阁雅、花迹酒店及亚朵酒店作为售卖渠道之一。通过将梅见摆放在酒店休息区及展示区,让消费者自发地进行了解与尝试。一方面可以让酒店为顾客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增大与目标消费者的触点,并形成直接的购买转化。

6、开展新媒体组合营销,进行品类教育、品牌沟通、用户互动。

大多数消费者通常只对果酒有少量认知,对梅见大有门道的酿造所用水果的选择、酿造工艺的高低等却并不了解。

基于这一洞察,梅见从原料、文化、风味和工艺四个专业维度打造了一组颇具纪录片气息的TVC,为消费者呈现了一个全面且有深度的青梅酒故事。消费者很难改变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去尝试并不熟悉的事物,而“梅见”以一个融合记忆、情感、文化的故事去迎合消费者的内心需求。通过美食类、酒类、文化类等不同领域KOL,横跨抖音、微博、小红书多个平台,对品牌TVC进行多角度的内容输出和曝光,实现品牌传播的外围助攻。这也成为这个广告宣传片在短短一周内斩获近200万播放量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官博分阶段上线了多个话题,鼓励大众分享对青梅酒的印象。组建小梅子唠嗑群、线下举办酒友会、抖友红人之夜等活动,拉近了与消费者的心理距离,让消费者在高互动体验度中增强品牌好感。

基于多层次、强互动的品牌传播活动,梅见青梅酒收获了不少忠实用户,并引导他们参与到品牌共创中去——在小红书、抖音、知乎等各大平台上沉淀大量UGC内容。跟用户真诚交流,互动,让每个用户都认识梅见,爱上梅见,形成主动传播。

7、餐饮终端联合营销,让产品上桌,实现品销协同。

当前酒业面临的最复杂问题便是消费断层和场景缺失,上市三年的梅见,显然在这方面下足了功夫。并非所有餐饮店都是梅见布局的对象,从具体操作上看,三类店是梅见重点布局的对象:

一是网红餐饮店,能够吸引多元消费需求的食客,这里的特色是精致的餐酒搭配和服务;

二是古色古香的门店,由于整体品牌之间的融合性,会更愿意选择与梅见合作;

三是当前围绕国风、国雅文化打造的餐饮店也会更倾向于选择雅致调性的梅见。

梅见之所以能引领这些渠道和场景,原点是在其品牌调性和突出的东方文化,抓住了国雅文化风口,自然很难被模仿和超越。上市以来,梅见始终着力在餐饮终端进行大力布局,目前已经在这一领域中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根据市场需求和终端特点,梅见团队会策划一系列有利于增加餐饮复购的动作,比如梅见小龙虾套餐、菜品满额即赠酒、0.1元秒杀等。这些动作又为餐饮门店带来客流拉动和好感度提升,进而形成良好的终端合作氛围。

在梅见的强势带动下,青梅酒品类也逐步进入到各类餐饮门店的菜单中,梅见也成为餐饮终端“白与啤”之外的第三选择,逐步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消费现象。例如在大本营市场成都,蜀大侠、小龙坎等头部火锅品牌的梅见单店月销量超过百瓶,快速增长的开瓶率和复购率,让餐饮老板们自然乐意与梅见深度合作。

责任编辑:微信13678181295
首页 | 要闻 | 关注 | 调料 | 酒业 | 食饮 | 产业 | 市州县 | 川食家 | 导购

电脑版 | 移动版 | 站长统计

•蜀ICP备16002495号-2 •川食网独家开发 版权所有 •食品安全与市场秩序监督举报电话:12315 •采访联系电话:13678181295 •业务代理:达沃斯传媒-18981777659